發(fā)布日期:2019-04-15信息來源: 張家口新聞網(wǎng)點擊: 次我要評論()
一提到“果汁”,大多數(shù)人腦海中浮現(xiàn)的會是新鮮、營養(yǎng)、健康之類的詞語。相較于吃水果前清洗、削皮等繁瑣步驟,一杯濃縮各種水果的鮮榨果汁,確實方便不少。打開社交平臺,各種包裝精致的“網(wǎng)紅果汁”層出不窮,儼然成了當代人崇尚“健康生活”的一種時尚消費。以“果汁”為關(guān)鍵詞搜索,女孩們更是將它和減肥、瘦身、排毒等詞關(guān)聯(lián)在一起。而對于食品制造商和廣告商來說,也樂于利用“水果有益健康”的共識,營造一種果汁同樣“健康又美味”的印象,他們在廣告中強調(diào)水果的圖片或維C的字眼,仿佛喝完果汁就是吃到了水果本身。然而,專家提醒,對于包括果汁在內(nèi)的水果類制品要科學看待。
在紀錄片《新鮮水果的冒牌貨》中,營養(yǎng)學家表示,果汁的加工過程,要經(jīng)過清洗去皮、壓榨、巴氏殺菌等流程。其中,所提到的一些殺菌過程,瞬間溫度可以達到100℃以上,因此,天然維C也會被破壞不少。水果中重要的營養(yǎng)成分如膳食纖維、維生素、礦物質(zhì)、抗氧化物等都會流失很多。到制成果汁時,水果中所含的維生素C已經(jīng)不到5%。另外,為了便于儲運,還要將純果汁進行濃縮,例如,采用物理方法將果汁中的大部分水分除去,制成濃縮果汁。在后續(xù)的生產(chǎn)中,再加入相同比例的水制成純果汁,即所謂的“濃縮還原果汁”。
除了鮮榨果汁,如果是果汁含量僅有10%的果汁飲料,那么維C含量就更低了。除了名不副實的“維生素C”含量,更讓人擔心的則是果汁中的糖分。這些來自于水果的果糖,正是造成過度肥胖等疾病的隱形推手。蘋果汁、橙汁的含糖量在8%以上;而葡萄汁的含糖量甚至可高達15%-20%,是普通甜味飲料含糖量的2倍。而商家們?yōu)榱嗽黾庸奶鸲,往往還會向果汁中添加大量的糖。喝一杯純果汁,相當于“喝”進去了20克-40克的糖,而其中含有的熱量甚至比一罐可樂還要高。更令人擔心的是,水果中所含有的糖分是果糖,人類的腦部、肌肉與其他組織,都無法直接利用果糖作為能量來源。果糖只能在肝臟中進行代謝,其中一部分因此轉(zhuǎn)變成能量,多余的則在代謝過程中產(chǎn)生尿酸、脂肪與膽固醇。最后,經(jīng)過一連串的化學作用,果糖成了甘油三酯,最終在肝臟里形成脂肪肝。
即使是百分之百含量的鮮榨“果汁”,其中的含糖量也不容忽視。一項相關(guān)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早餐喝果汁的兒童超重或肥胖的概率是不喝果汁兒童的1.5倍。美國兒科協(xié)會(AAP)則在2017年拉出黑名單,明令禁止1歲以下的兒童喝果汁。與完整水果相比,果汁不具備營養(yǎng)優(yōu)勢。一個完整的水果,比鮮榨的果汁能保留更多的膳食纖維和營養(yǎng),同時所含糖分比同樣重量的果汁要少得多。